今天是
学习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交流

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双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程质高


近年来,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一项重要新兴产业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与学习考察所到之处电子商务工作开展先进的地区相比,我市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差距比较明显。通过学习考察所看所思,结合自己平时工作调研了解,下面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国内电商经济发达地区对本地电子商务发展给予了全方位政策支持,一个普遍做法就是由财政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园区等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企业的发展,每年对单个企业或项目的年度支持额度都很高。就我市而言,出台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还比较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也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深。我市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中,以双辽示范县为例,尽管多层次、宽领域进行了电商培训,但大多干部群众尤其是企业对“互联网+”这种新业态还是认识不足,对与实体经济融合积极性不高,在经营方式上仍旧采用着比较传统的营销模式,在电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必将受到电商经济的冲击,导致企业经营有时陷入困境。

(三)电商经营理念不活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大多以本地转型企业为主,经营服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农村电商服务站大多是以村部、合作社、超市或家庭为主的经营形态,有很多还是创业者。网店店铺等级偏低,经营管理能力严重缺乏,内部管理粗放,物流体系不完善,价格优势不明显。缺少集聚效应县、乡镇等都在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但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农业电子商务园区基本上是空白。

(四)农特产品竞争力不强。缺少区域公共品牌,上行产品产业基础较差,产品单一,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产品不能有效转化成为网售商品。农产品的评价标准体系不统一,由于季度性强,在不恒定的自然环境中易变质,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在标准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行业内也无统一要求,这就导致目前农产品交易中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优质优价难以做到。农产品评价标准体系的差异和不同造成了消费的信任危机。

(五)产业供应链衔接不紧从供应链前端看: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为农产品供应商,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业投资活跃度不高。从供应链中端看:很多个体网商缺乏网络营销经验和技巧,与上下游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非常牢固、可信赖的伙伴关系;现有的农业电商平台存活率低。从供应链后端看:农产品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约一半。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于城镇化建设,仓储用地缺乏,没有有效管理;物流成本高,价格优势不明显;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共享困难。

(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足。阿里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其中最缺的三类人才分别是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与城市网商相比,县域网商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不仅政府指导层面上缺,而且企业运营层面上更缺。考出去的大学生不愿回来,专业人才引进留住难,本地电商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内电子商务发达城市的发展实践以及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政策支持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助推某一产业或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动力。建议市、县两级政府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以及农村电子商务零售企业等农村电商群体,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农村电子商务氛围的营造。

(二)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探索农村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在传统商贸行业,推广其他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支持传统商贸零售企业依托线下供货、配送等优势,单独或合作建设网上商城,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打开农产品进城通道。搭建消费者与制造商的直接交互途径,通过消除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通过农村淘宝服务站、开犁服务站等电商平台扩大网络交易规模。引导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网上订购和配送。

(三)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我市作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引进国内顶级电商服务企业,形成一批专业电商平台,引进培育仓储物流、软件开发、广告设计、人才培训、商务摄影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条。力争把我市农特产品转换成网络商品,通过把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和著名电子商务运营代理公司引进来,利用其在规划、运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高起点运作。可通过贴牌、共销等灵活的经营合作方式,将企业做大做强,通过线下招商与线上推广营销联动,不断拓宽农特产品市场。

(四)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目前,我市物流快递企业分散经营,各自为战,导致资源浪费,物流成本高。建议发挥物流发展协会的牵头作用,由协会进行全面整合现有物流快递资源,优化物流配送方式,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配送成本,重点解决好由乡(镇)到村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

(五)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和培养。政府应发挥主导协调作用,既要着力解决现有电子商务企业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不对称问题,还要引导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共建电子商务人才实训基地。抓住与浙江金华对口合作的有利时机,依托金义网络学院在为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及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为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全方位提升综合技能搭建平台。鼓励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建立多层次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的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